通知公告

/tzg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之二:

发布者: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 发布时间:2016-05-03 14:05 阅读量:

“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会议时间:20161014-16

会议地点:新莆京app下载官网

 
 
     一、会议之主题

    新莆京app下载官网“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会议自2015年开始举办,在去年关注“空间”问题之后,今年将讨论“差异”。历史学诞生的合法性,根植于一种时间性的差异之中,即“古今之变”。这意味着历史的写作者以自身所在的那个时刻为标界,将“过去”区隔开来,变成一种写作的对象。当然,从古典时代的史家开始,写作所区隔的,不仅是时间,也是空间、族群以及其他的政治体。当现代理性主义出现,将理性视为人的共同特性,而历史过程成为理性演进的各个阶段时,历史主义则试图在特定历史环境的约束下找到讲述个体的方法,但其叙述却深深根植于“民族 文化”差异的预设之中。之后,自下而上的社会史将阶级、种族、性别之间的社会差异,视为批判权力关系,重塑群体记忆的路径。但文化史家却拒绝将差异纯粹视为社会性位置的区隔。另一个术语identity被与差异联系起来,是认同,却也是认异,其中折射出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被“建构”的社会身份认同之间的差异。“新文化史”对历史中身份认同和差异问题的推进,已经不限于族群和民族国家的讨论。它尝试将身份认同看作多种社会身份(包括阶层、性别、性征和宗教信仰等)在历史中不断重组的过程,记忆、想象和象征则被视为创造差异的“工具”。在试图超越文化转向的理论家眼中,差异被移至社会位置或实际位置与话语性的社会想象之间,主体开始被理解为以种种社会/文化差异运作为多样化身份策略的行动者。

    虽然我们有时也怀疑,以这样的路径切入过去的世界,是不是因为当代的历史学家过度执着于现代的自我(self)观念与文化多元主义的想象。但是,新的史学议题也在不断的提醒我们,只有承认差异才有可能为融合提供基础,无论是环境史中对自然和人类视角差异的强调,还是公共史学中对职业学术共同体和大众作为不同读者的区分,都是如此。

    差异并非仅栖息在历史学的对象之中,也逐渐成为历史学写作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历史学的文献批判技艺通过对虚构/历史真实的区别奠定了写历史的边界。Lucien Febvre在力推有问题的史学(l’histoire-problème)时,强调年鉴学派应该成为异端,此后,历史的革命似乎总是以“异端的写作”为面目出现。但是什么样的写作者是当代史学的异端?给予理论解释模式的人?计量之后给出表格、公式和数学模型的人?还是试图讲述完整而迷人的故事的人?如果我们认为当代的历史写作在欢庆乃至崇拜“差异”,那么另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即,在文化多元主义、东方学、后殖民理论影响下,聚焦“差异”的历史著作,却在理论框架、价值取向、术语选择乃至叙述模式上都日渐雷同。当我们写作一种关于“差异”的历史时,究竟有没有更多样的选择?于是,差异最后从写作对象和写作实践落回到写作者自身,在我们的著作里还可以容纳多少差异,无论是对象还是路径?我们的写作策略和表达方式还可以有多少差异?当我们预想的读者千差万别时,写作者要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与声音?这是当下历史写作的“差异”问题,也许也可以作为2016年“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会议讨论的起点。

    二、本次会议拟讨论的分主题如下(以标题音序排列):

    边缘与中心: 近代中国文化的重构(召集人:高波)
    文化是个有着内在张力的复合体,涵盖从精英教养到庶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其中有多种边缘与中心的关系在重叠交错。自晚清以来,中国遭遇西方的强烈冲击,政治与文明秩序受到极大震撼,自身文化亦随之崩解并重构。这一空前的历史局面,使得中西之间以及原有文化体内边缘与中心关系发生巨大变动,造成观念、阶层、社会心态与生活方式多种形式的错位、歧异与互渗。历史过程多歧,各人群的生命史也呈现出多样的意义脉络。基于此,本组特以“边缘与中心”设题,关注近代中国文化的嬗变与重构,考察它与各种历史力量的互动,希望通过过程化与境遇化的研究,将上层与下层、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二分重新动态化与问题化,探寻可能的历史脉络。

    界:地理空间分割术(召集人:胡恒)
    当“空间”被分割为不同的单元时,就产生了“界”。“界”的出现意味着“同”的打破和“异”的出现,也意味着“空间”被重构,“空间 界 差异”构成连续变化的统一体。“界”一旦形成,就要面对来自捍卫者和挑战者的拉锯,他们或力图维持,或挑战,乃至改变“界”的存在。本讨论组关注捍卫者和挑战者的身份为何、采用的手段和策略,也关注“界”的形成所带来的“差异”,更关注“差异”背后依然存在的“流动”,正是这种“流动”蕴藏着“同”再次形成的可能。

    类型之外:差异的考古学解读(召集人:刘未)
    对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之间差异的观察是考古学者的基本任务,由此归纳得出的遗存“类型”成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解释工具。这里所谓“类型”,并非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出发点的狭义类型学,而是借**古材料之间各项要素综合比较,进而将类型差异形成原因与等级、身份、族群、宗教、文化系统、技术传统等因素相联系,使“类型”成为接通考古现象与历史背景中间链条的广义类型学。那么,当前的考古研究,面对差异,除了“类型”这一手段之外,还可以有哪些新的解释路径?我们希望重读差异,反思方法,使得物质文化史与学术史的讨论得以交汇。

    他我之间:环境、身体与食物的历史(召集人:侯深)
    环境史家Donald Worster曾言:一切人类的历史始于人类的肚子。食物始终是连接人类身体与自然的其余部分的媒介。获取食物是人类本初对自然的基本要求,亦是构成冲突战争、调试文化形态、转变自然环境的动因。采集狩猎者的食物直接取自自然,故而食物、环境与人类的身体是同质的存在。伴随本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纠结之后的变迁,异质的生产方式、物种、合成物质纷纷进入原有的环境,打破现存的动态平衡。新的食物成为人类与自然的其余部分合力生成的产物,人类的身体与其力图适应与改变的环境亦随之发生变化。

    信仰、性别与空间:比较宗教史的视野(召集人:张梅雅)
    本组的讨论,希望通过比较性的视野,展示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宗教信仰面对相似境遇所呈现的差异性,以及这样的差异性所塑造的不同宗教的“性格”。具体而言,本组的讨论,一方面以女性的修道院、寺庙等“信仰空间”为平台,思考在“限定”的空间内,如何处理来自空间之外的问题与压力;而其中的性别因素,强化了信仰空间的内、外分野,也使研究者得以体察信仰空间中性别因素的特殊意义;另一方面,则讨论不同宗教对女性神灵的信仰,以及这些信仰如何超越宗教派别的边界,并追问性别因素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政治空间的内外张力与性别因素(召集人:古丽巍、杜宣莹)
    不同的政治空间,政治权力的主体有别。在权力主体所控制的空间内,空间保护其“合法性”;而跨越存在差异的政治空间之间的界限,就意味着对既有“合法性”的突破。那么,也就需要对这种突破赋予别样意涵,塑造新的“合法性”。空间内外因差异而充满张力,性别因素往往凸显了张力的作用。本组延续在“‘空间’还有多少空间  重访多维度历史”会议中对政治空间的讨论,关注中古及近世早期不同历史环境中,尤其是女主当政时期,内廷与外廷政治空间中统治权力的“渗透”、“挪移”;同时,进一步扩大所观察的政治权力空间和场域,关注从中央到地方,身居九重的君主如何贯彻其政治理念,有效地控驭帝国边疆地区的局势。本组讨论注重比较不同政治空间中权力的范围和效应;比较不同性别的君主其权力空间及其运作的异同,体察性别因素在政治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通过比较的路径,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呈现历史的丰富性及复杂性。

    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与差异(召集人:胡祥雨)
    形式多样的差异始终贯穿于法律历史之中。不仅不同时期的法律存在诸多差异,同一时期的法律内部针对不同对象也各有差异。比如,中国古代历朝法律注重身份差异,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行为,会有不一样的定罪和刑罚标准。探究中国古代法律中的身份差异,是了解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虽然中国古代法律中的身份差异具有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有时法律中的细微变化,却体现了着身份差异或是社会其他方面的巨大变迁。我们期待论述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与差异的各种创见。

    中国社会和历史中的“疯狂”与精神疾病(召集人:陈昊)
    在Michel de Certeau 的眼中,疯狂的世界与历史的世界泾渭分明,时间、秩序,所有在历史世界中意义斐然的要素,在疯狂的世界里都被扭曲,乃至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知识论基础。但却能够不妨碍两个世界的探索者,尝试进入另一个世界回观自身的努力,Sigmund Freud试图从达芬奇的童年世界里找到精神分析的基础,而Michel Foucault则从疯狂的历史中反诘理性所宣称的自我历史。Michel de Certeau在反思两者的路径之后,告诉我们,已陷入困境的科学历史学,需要从精神分析和疯狂史中,重新找到自己。本讨论组试图探索,在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疯”、“狂”、“癫”如何转变为种种精神疾病的范畴,并将“病人”污名化的过程。更尝试追问,遭遇“疯狂”,对中国的历史写作,意味着什么。

    族群认同与述史差异(召集人:姜萌)
     以构建族群认同为目的的历史书写,本已存在在不同地域的史学传统中。当东西洋贯通,民族 国家(nation-state)成为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主体之后,利用历史书写构建族群认同的努力,更是不断加强,甚至成为一种带有国家意志的统治策略和手段。随着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不断深入,史学研究中对现代史学的批判也不断加强,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的关系逐渐浮出,并成为被检讨的对象。本讨论组聚焦于族群认同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复杂关系,期待以古今中外的不同案例,从多个角度来探索这个问题。

会议安排:

本次会议由新莆京app下载官网青年史学沙龙承办,组织方将负责参会者在会议期间的食宿,往返交通费恭请自理征稿要求与建议:

1、来稿须是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注释格式请参照《历史研究》,并请提供中英文摘要与3 5个关键词。

2、请务必参考以上建议的主题。并请在来稿中注明属于哪个主题。

3、请在来稿末尾或另纸注明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地址,以便联系。

征稿方式:

1、请在征稿截止之前,以word文档的电子邮件附件方式提交论文题目和摘要(中英文),以及投稿人学术简历。

2、投稿信箱:writinghistory@126.com

3征稿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15组委会将对提交论文进行评审,并于2016530前确定最终参会人员。所有入选者将随后寄送正式邀请函与会议日程,入选者请在正式邀请函通知的论文截止时间之前提交正式参会文稿。

热忱欢迎您来稿!
          

                                  “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会议组委会

          2016年4月
 

 CFP: “Are Differences Ineffable!?Diversity, Hybridity and Current Issues in History Writing” A Symposium to be held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October 14-16th 

Sponsored by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History, as a discipline, obviously emphasi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but our sense of difference is not limited to that. Since antiquity, historians have also drawn lines among geographical communities, ethnic groups, and political entities. Modern historians tend to lay stres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historical periods, nation-states, regions, classes, environments, races, genders, beliefs, and so on, paying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commonalities that unite people over space and time.  But there is another kind of difference that this conference will address:  historians often differ greatly in how they think and write about the past.  Over the past century, a succession of rebels in the field have introduced new themes, theories, methods, and paradigms. As a result, today’s historians have various options in our writing kit:  textual criticism, for example, or innovative narrative strategies, quantification and data display, a large palette of theories about change over time, and conflicting models of how we might measure that change. How one chooses among and combines these various options is worth deeper consideration. This conference tries to encourage us to explore a wide variety of “Histories” and to stimulate new thematic as well as multi-disciplinary dialogues among scholars, whatever their periods, regions, religions, material artifacts, ecologies, social groups, or cultural perspectives.  We seek to promote more reflective thinking about the many differences that divide historians and to ask how and whether those differences should be bridged.

Suggested Themes:

Belief, Gender and Space: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Religions in History

Beyond Typology: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ces

Borderlin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d Political Practices

Gender and Space: State Power in Europe and China

History of Environment, Body and Food

Identity, Nation-State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Periphery and Central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Social Status and Law in Chinese History

Madness and Mental Illness in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Expense Reimbursement: Participants will be reimbursed for their expenses in Beijing, including local transportation and accommodation. We are sorry that we are unable to reimburse airfare this time.

The main language spoken in this Symposium is English and Chinese. A knowledge of Chinese is not required, although it would be an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