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下午两点,在2013级清史所硕士班班主任安海燕老师的带领下,清史研究所2013级硕、博两班的同学赴河北承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实习活动。 承德原名热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了热河行宫,后规模不断扩大,承德避暑山庄从此成为清代的重要政治与文化标志。本次专业考察贴近同学们的学习,更让同学们有机会走出书斋,身临其境,触摸真实的清代历史。 10月25日上午,同学们集体参观了避暑山庄周围的著名寺庙普宁寺、普陀宗乘庙和须弥福寿庙。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依照西藏、新疆藏传佛教寺庙的格局和形式修建的藏传佛教寺庙群,通称为外八庙。它们如同众星捧月,环绕山庄,象征着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这三座寺庙就分属其中。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普宁寺。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普宁寺的修建和取名都表明清政府希望天下永远太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参观普宁寺使同学们对藏传佛教文化及清王朝“大一统”的天下观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普陀宗乘庙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它仿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的中心和宗教圣地“布达拉宫”修建的,此也被称为“小布达拉”。整个寺庙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庙内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可以说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 与普陀宗乘庙相邻的是须弥福寿庙,它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十岁诞辰寿日,专门为祝寿的后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而建,为了显示对班禅的重视,在这里特仿班禅所居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形式,兴修了这座庙宇。“须弥”即须弥山,藏语名“札什”,“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的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整个庙宇占地面积379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门、碑亭、琉璃牌朽、大红台、金贺堂、万德宗源殿、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沿一条较明显的中轴线采取左右基本对称的排列布局。从总体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庙,但从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饰,又是汉族风格,形式独特。在参观三座寺庙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时驻足仔细观看,时而对这些宏伟的建筑和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发出感慨。 25日下午,同学们又一起参观了承德避暑山庄。进入丽正门伊始,导游就告诉大家,避暑山庄的重要地位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是清代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皇帝行宫。建成之后,清帝每年都用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因此,这不仅仅是一座避暑的山庄,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者。 整个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它充分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以多种传统手法,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在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参观了宫殿区、平原区和湖泊区。在避暑山庄的下午,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许多精妙的建筑和绝美的风景,感叹清代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高超智慧。 26日上午,天气出奇的好,蓝天白云伴着微风,同学们一行参观了安远庙、普乐寺和磬锤峰(俗称“棒槌山)”。这三处风景区虽不及第一日的寺庙与避暑山庄规模宏大,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安远庙俗称“伊犁庙”,也称“金顶寺”,也是河北承德著名的“外八庙”之一。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则修建。固尔扎庙是喀尔喀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准部远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这里集会,顶礼膜拜。该庙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民族分裂分子阿睦尔撒纳溃军烧毁。清军平叛后,有功的达什达瓦族全部迁住热河。乾隆考虑到给达什达瓦族提供佛事场所,遂命在武烈河东岸建造此庙。落成后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每年夏季都到热河聚会。参观当日,安远庙内没有其他游客,整个寺庙呈现出静谧悠远的古寺之风,同学们在这里静下心来聆听钟声,感受历史。 普乐寺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登上旭光阁,可以远观磬锤峰和安远庙及避暑山庄远景,视野十分开阔。 磬锤峰是承德一处具有丹霞地貌的自然景观,因形似棒槌,也被当地人称为“棒槌山”。它环抱承德市区,与驰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风景名胜镶嵌相融,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在磬锤峰周围,还有锤峰落照亭(康熙帝为观赏磬锤峰而在在避暑山庄西山上特意建造)和石蛤蟆,与磬锤峰遥遥相对,蔚为壮观。同学们纷纷登上山顶,承德市貌尽收眼底。26日下午,同学们坐车返回学校。 回程途中,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专业考察收获巨大。通过实地的参观历史文化遗存,大家深化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认识到清史研究的浩瀚无边,坚定了继续进行清史研究探索的信心,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到,历史研究决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文献资料的考察,各种文物、遗迹都是活生生的历史,这些都是进行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可以说,透过一座避暑山庄,便可以窥见清王朝治理国家和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智慧,这是一座永远值得探索的文化宝藏!通过这次的专业考察,更加深了同学们对古代中国文明的理解和感情。
(清风学社 宣)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新莆京app下载官网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