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xwzx/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考古学者张春长做客“人大史学讲堂”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10-14 10:10 阅读量:
     2013年10月12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汉唐研究室主任张春长先生受邀到新莆京app下载官网做了一场名为“惊启巨藏,梦回大唐  河北曲阳田庄大墓考古发掘”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系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的第四十六讲。新莆京官网刘后滨、皮庆生、吕学明、马利清及国学院刘新光等老师和六十多位本科生、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由刘后滨教授主持。他代表学院热情洋溢地欢迎张春长先生的到来,并对张先生在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介绍了张先生的代表性成果元中都遗址的发掘和《元中都》发掘报告在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对张先生二十多年如一日对艰苦的考古事业始终如一的执著和投入表示赞佩。刘后滨教授特别谈到他本人和隋唐史学界对曲阳田庄大墓长期以来的热切关注,指出这座大墓本身巨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精美的文物,无不显示着墓主人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墓所在的曲阳县唐代成德军(义武军)节度使治下的核心区域,在隋唐时期有着十分突出的政治、经济地位,将此墓与北京房山发现的同时期唐代幽州节度使刘济墓等重要出土材料共同研究,将有利于深入和拓展唐代河朔藩镇历史的研究。

    张春长先生的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场,他以饱含激情和文学气息的语言、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将听众仿佛身临其境地带入了田庄大墓艰难起步、惊现巨藏、步步推进、成果迭出的发现和研究之旅中。他的讲座分为发现之路、墓葬形制、出土遗物、研究推演、公众考古、前景展望六大部分,重点围绕墓葬选址与观念、发掘过程中各种复杂现象及其成因的解读、对墓中仿木结构建筑特别是诸项新发现的复原和比较、出土文物的研究与断代、墓主人身份的推演等内容展开。

 

张春长先生发表演讲

    第一章重点介绍了田庄大墓所在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将墓葬所在地点置入周围的山川河流大环境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唐人吉地选择和风水观念进行了学术探讨。田庄大墓位于曲阳县城以南15公里,四周分布着牧山、铁山、黄山、龙首山、虎头山、见龙山和大沙河,地处入晋的交通要道之上,附近有著名的定窑遗址,和始建于元代的北岳庙。这里历史悠久,盛产汉白玉,号为“雕刻之乡”。在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中黄石公、张良、李牧、穆桂英等历史名人均在此有过重要活动。田庄大墓民间传为汉初李左车之墓,并有后人所立“汉广武君李左车之墓”石碑。2011年初夏开始的考古发掘,揭示出来的典型唐代风格的白莲座彻底颠覆了千古传说,证明这座墓葬时代上限在唐中期,下限不晚于五代,该地区在唐代后期先后归成德军、义武军节度使管辖,是唐代后期一批最具经济实力的地方割据政权和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

     第二、三章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墓葬形制、出土文物以及发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现象及其剖析解读。在发掘过程中,张春长先生以科学合理的布方、对封土的细致解剖、对各种看似孤立的考古现象的充分重视与保留观察、谨慎判断,完美地揭示了考古学界以往常常忽略的内外两圈封土、墓壁修补痕迹、地表孤立的砖与下层墓室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确定了它的定位标记作用,多种不同的夯筑方法、工序以及夯筑工具得以复原。张先生在发掘技术上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方法、科学严谨的态度令人折服。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工作,这座河北地区最大的、结构最复杂的十二室砖墓,重见天日。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的前后室带十侧室大型砖室墓,坐南朝北,南北长达66米。地下结构由墓道、仪门、庭院、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构成中轴,10个侧室对称分列东西,墓室总数达12室之多,甬道两侧还有大型壁龛各一,全部使用高密度的青砖砌筑而成,各墓室和侧室平面均为圆形、穹隆顶,历千年不坏。砖筑的门楼、柱子及各种形制的斗拱等构件齐全,仿木结构的彩绘色彩鲜艳,首次发现在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乌头大门”和“阀阅”实物构件;出土各种形制的筒瓦、滴水、椽子、飞子等,可以复原门楼的屋顶结构;在墓葬的后室存放着被破坏的大型汉白玉须弥座石棺床和石椁,棺床四角发现有汉白玉托棺力士、位于棺床前的奈何桥和人物雕塑以及很可能是表现墓主形象的带鹖冠的武官雕像,造型生动,雕工精美。石椁前后雕有朱雀、玄武,假门上施有彩绘,乳钉、铺首均有贴金,金碧辉煌。后室为圆形仿木结构砖室,四角各一方形立柱,柱头铺作和部件铺作采用不同的形式,从后室残存的十二个莲花座断茬来推断,当原有十二生肖木石俑或石俑置于四壁上端;墓道两侧发现大型仪卫壁画,通过细致比较其服饰、佩饰,可以发现浓郁的唐代后期风格。这在河北地区亦属首次发现。虽然墓葬被盗严重,历代的盗洞多达20余个,但仍然出土了金、玉、陶瓷等各类精美的随葬品,并在不同部位发现残存的属于三个个体的人骨。在墓上发现有多处柱洞遗迹,当有建筑,墓道两侧发掘出土了石柱、石像生共五对。整个墓葬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河北地区唐墓中前所未见,历史和科学价值极高。张春长先生在发掘伊始就克服重重困难,为未来的展示和保护做了富有预见性的准备工作,对遗址重要区域进行了物理支撑和药品加固,进行了航拍,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全面的三维测绘和记录。

  

   田庄大墓前室及侧室                   

田庄大墓轴测面图及部分文物

    第四章,对大墓的时代和墓主身份进行了初步研究。张先生表示,目前尚处于资料的整理阶段,至于墓葬的断代和墓主身份尚未完全确定。据墓葬形制、仿木结构的原始特征、出土棺床形制和雕刻纹样、瓷器造型和壁画特点,提出了13条根据,将墓葬的上限定为中唐,约安史之乱以后,下限在五代时期。但在出土瓷器的年代问题上尚有争议,有学者指出一些白瓷器皿的造型具有晚期特点,可晚至宋代甚至更晚。这种现象、以及墓门上“大金皇统九年三月□日重修保”字样的砖刻、“此是杨遵其处来者”的八字石刻,都需要进一步解释,初步判断金代很可能重修过此墓。田庄大墓的墓主人身份是最引人关注的课题,从大墓的规模等级看,只有割据一方,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的节度使才有实力营建这样一座大墓。而且其必须具备在位时间长、经济实力强、有子嗣等条件。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张春长先生推测墓主可能是安禄山、李宝臣、张孝忠、王处存、王都五人当中之一,但又各有与文献、与之前的考古发现相抵牾矛盾之处。目前出土的人骨正在进行鉴定,进一步的研究将陆续展开。

    最后,张先生简单回顾了发掘过程中开展公众考古的一些探索,张先生还生动幽默地创作了很多打油诗,竖立在发掘现场向周围乡村的普通公众和参观者宣传普及文物保护意识和知识,令人印象深刻。而该墓的发掘已得到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计划就地建立遗址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对公众开放。

     张春长先生的讲座,图文并茂、亦史亦诗,既严谨又充满激情,学术含量很高。老师和同学们从中受益良多。吕学明、刘后滨教授分别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简短的总结评议。刘后滨教授特别提到田庄大墓所出的“大金皇 统九年”铭文砖与房山刘济墓所出金代“大定通宝”这些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是否可以推测在金代随着女真族统治者入主河北,为拉拢地方势力、制造一种与胡化程度很深的唐代河朔地区统治者一脉相传的连续性,存在大规模重修被毁唐代河朔节度使墓葬的政府行为?他希望将来与张春长先生以及其他考古学者加强合作,针对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大河北地区中晚唐五代遗址、墓葬和藩镇历史深入探讨,设想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组织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并期待田庄大墓和刘济墓等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尽快出版。

 

    聆听讲座的师生                      

张春长先生与人大师生合影

    讲座之后的10月13日,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师生实地参观了田庄大墓发掘现场,与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近距离的互动,深化了课堂讲授的内容,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和研究兴趣。这次讲座和教学参观是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本科实践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观考古发掘现场     
                     

  在田庄考古工地合影